军迷口中的40火,为啥会让解放军士兵爱不释手?原因全在弹药上

2025-05-08 11:19:06

1969年式40毫米火箭筒的部件图示:1969年式40毫米火箭筒的主要技术来源于当年中苏交恶前,相关人员从苏联带来的RPG-7火箭筒全套技术资料和图纸

69系列火箭筒配备的通用光学瞄准镜:这种瞄准镜可赋予火箭筒最高35°的射角,具备瞄准、测距、测速等功能,适用于所有69系列火箭筒的适配弹种,比最早单一用途的直瞄瞄准镜有了更大技术进步

其所配用的基本型超口径火箭弹重2.3千克,外径为85毫米,初速120米/秒,最大射程为1900米(当然结合火箭筒全系统来说,表尺射程也就为500米,其中对敌装甲战斗车辆的直射距离为300米)。采用破甲战斗部,配备电-2式引信,可击穿260毫米垂直RHA(均质装甲),或110毫米/65°的RHA,且其还具备贯穿90-120厘米厚的混领土或180-270厘米厚的土层能力。

1969年式40毫米火箭筒的筒身部部件图示

从发射原理上来讲,69式40毫米火箭筒属于“肩托式炮口装填的无后坐力炮型”火箭筒。发射时首先点燃火箭弹尾部的发射药,随后发射药燃气一边经发射筒后喷管膨胀喷出。一边在药室中膨胀,以向前推动火箭弹使其飞出筒口。与此同时,发射所产生的过载会使火箭弹的惯性延期点火机构产生作用,确保火箭弹在飞出筒口15米后弹尾的火药延期保险被自动打开。

69系列火箭筒配备的通用光学瞄准镜内的

随后采用“倒流多喷管微旋结构”的弹载火箭发动机内的火药就会被点燃,此时弹载火箭发动机就会开始工作,并从弹头后部的六个喷火口向后喷出火药气体,并产生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弹飞行,直至命中目标为止。

“40火”所配备的基本型火箭弹,发射前后状态及其结构图示:火箭弹在发射离筒后,尾部的弹尾也会随时张开

多样化的魔改69式40毫米火箭筒的最大优点就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就算是没接受过军事训练的普通人,只要经过简单指导就能掌握操作要领。只不过由于定型年代久远,所以性能上日渐落伍,暴露出了诸如破甲威力小(难以威胁三代以上主战坦克),火箭弹品种较少等弱点。有鉴于此,我们在后期对该型火箭筒特别是配备的超口径火箭弹进行了大幅度改进升级。

69式火箭筒的改进型69-1式火箭筒,其可靠性得到大幅度提升,至今在我军中仍有服役

比如在弹药破甲威力较小的问题上,在基本型火箭弹配发部队后,就马不停蹄的开发出了包括69-I型火箭弹、69-II型火箭弹、69-III型火箭弹。其中69-I型火箭弹可击穿150毫米/65°的RHA(基本型是110毫米),69-II型火箭弹可击穿180毫米/65°的RHA(但有效射程却降至200米)。69-III型火箭弹则采用了与PF89式火箭弹相同的“双锥变壁厚药型罩战斗部”技术,威力上不输69-II型火箭弹,对抗装甲单位的有效射程也恢复到了300米,也是目前我军的69式火箭筒的主要配弹。

69-III型火箭弹全貌,全名为:1969年式40mm反坦克火箭III型破甲弹

战场瞬息万变,要对付的可不只有装甲车辆。出于火箭弹品种较少的原因,科研人员还研发出了包括反地堡火箭弹、高爆燃烧火箭弹、燃料空气火箭弹等,以应付多变的现代战场环境。而且不仅有自用版本,也有相应的外贸版出口赚钱。

从上到下依次为外贸版的反地堡火箭弹、高爆燃烧火箭弹、燃料空气火箭弹,这些火箭弹都是69系列火箭筒适配的火箭弹

事实上,经过数十年的发展,“40火”这一中国“RPG”家族,已经到达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地步。在众多国内外的局部战争中,均得见其身影们也都取得了不小的战绩。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经典的“40火”逐渐被更先进的诸如11式93毫米等新型单兵火箭筒所取代。但在国外战场上,想必能活跃的更久,创造更多的故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22 世界杯预选赛欧洲区_世界杯在哪个国家举行 - kd8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