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陈舟 常笑健康
▼本文作者▼
大家都听说过中暑,但并不一定知道啥是中暑及危害,中暑是一种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伤的症状的总称。中暑有时候症状比较轻,但有时候严重的中暑会威胁生命,需要迅速识别和治疗。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中暑呢?中暑有哪些类型和表现呢?如何预防和急救中暑呢?下面我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哪些原因会导致中暑?
中暑的原因有很多,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l 环境因素:气温高、湿度大、风速小、阳光强烈等都会增加人体受热的程度和时间,使人体散热困难。
l 个人因素:年龄(老年人、儿童)、体质(肥胖、慢性病)、睡眠(不足)、营养(不良)、服药(影响体温调节)等都会影响人体对高温的耐受力和适应能力。
l 活动因素:在高温环境下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会增加人体内源性产热,同时出汗过多,导致水分和盐分的丢失。
中暑会有哪些表现?
根据临床表现和严重程度,中暑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 热失神:是最轻微的一种中暑,主要表现为在直射日光下长时间照射后突然昏厥。意识消失前可有头晕、恶心、出汗等先兆。体温正常或略高,脉搏缓慢。
◆ 热疲劳:是由于水分和盐分的丢失过多引起的循环衰竭。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肌肉痉挛等。体温升高到38.5℃以上,皮肤潮湿或干燥,心率加快,血压下降。
◆ 热痉挛:是由于大量出汗后只补充水分而不补充盐分和矿物质导致的肌肉收缩障碍。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剧烈的肌肉疼痛和硬直,常累及腹部、四肢等部位。体温正常或略高,出汗明显。
◆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一种中暑,是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导致体温过高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高热(体温可超过40℃)、神志障碍(谵妄、昏迷、癫痫发作等)、皮肤干热和发红、呼吸急促、心律失常等。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
如何预防中暑?
中暑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注意以下几点:
◆ 尽量避免在高温天气下长时间活动,尤其是在中午和下午的高温时段。如果必须外出,应戴上遮阳帽或打遮阳伞,穿着轻便透气的衣服,避免直接暴晒。
◆ 多喝水或运动饮料,以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盐分。但不要一次喝太多或太冷的液体,以免引起胃痉挛或水中毒。也不要喝含酒精或咖啡因的饮料,因为它们会加速脱水。
◆ 在室内工作或休息时,应保持空气流通或开启空调,降低室内温度。不要在车内或密闭的空间停留过久,因为车内温度会迅速升高。
◆ 注意自己和周围人的身体状况,如果出现中暑的先兆或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寻找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及时就医。
中暑的急救原则
如果发现自己或他人发生中暑,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 将中暑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松开或脱掉多余的衣服,平卧体位。
◆ 可以用冷水浇淋身体或用湿毛巾敷在头部、颈部、腋下和腹股沟等部位,并用风扇吹风或扇扇子,加快散热。
◆ 给中暑者喂一些盐水或运动饮料,但不要强行灌饮。如果有呕吐、昏迷或抽搐等情况,应将其头部侧向,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 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护车到来期间,继续进行降温措施,并观察中暑者的生命体征。
以上就是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关于中暑的知识,希望在这个炎热的夏天,大家都能够科学地认识中暑和预防中暑,保护好自己和身边人。
本文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介绍
陈舟
上海长海医院
肾内科 主治医师
简介: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医学硕士,肾脏病专业,目前就职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肾脏内科,临床一线医生。人民卫生出版社签约作者,知乎大学医学部讲师,知乎“肾脏健康”和“医学芝士”专栏作者,新浪微博V+会员签约作者,今日头条签约作者,春雨医生签约作者,企鹅号健康观察团成员,百诺名医汇讲师,上海市医学会会员,美国心脏协会BLS Provider,Uptodate临床顾问中国推广大使,肾脏健康科普作者。腾讯新闻知识官。
目前已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10余篇,肾脏健康相关科普文章500余篇,参与编写已出版《肾病康复助手》《谣言背后的健康真相2》《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康复科普》科普图书3部,在编人卫出版社《肾脏健康说》《慢性肾脏病全病程管理》科普图书2部。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