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独立运动

2025-05-12 03:55:46

中华民国(台湾)

编辑

《中华民国宪法》之前身五五宪草所胪列之中国疆域,及于蒙藏,但并未包括台湾在内。台湾当时属日本领土。该宪法制定时,台湾已由中华民国管辖,代表人民制定宪法的制宪国民大会及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均有台湾省代表,第二届国民大会的修宪则只有台湾地区选出的代表。《中华民国宪法》内有关中华民国主权及领土之条文有: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 中华民国领土,依其固有之疆域,非经国民大会之决议,不得变更之。”

“第九十一条 监察院设监察委员,由各省市议会,蒙古西藏地方议会,及华侨团体选举之。其名额分配依左列之规定”。

“第一百四十三条 中华民国领土内之土地属于国民全体。”

1990年代间,《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除了民国八十三年(1994年)第三次修宪外,历次条文都曾提到台湾省:

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 (民国80年)(1991年)第一次修宪条文第三条以及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 (民国81年)(1992年)第二次修宪条文第三条:

监察院监察委员由省、市议会依左列规定选出之,不受宪法第九十一条之限制:

一、自由地区台湾省二十五人。

前项第一款台湾省、第二款每直辖市选出之名额及第四款各政党当选之名额,在五人以上十人以下者,应有妇女当选名额一人,超过十人者,每满十人应增加妇女当选名额一人。

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 (民国86年)(1997年)第四次修宪条文第九条:

台湾省政府之功能、业务与组织之调整,得以法律为特别之规定。

依《中华民国宪法》之原有规定,变更领土及宪法之投票理应由中华民国国民大会通过才生效。但在废除国民大会后,此权力已转移至中华民国自由地区全体国民。

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 (民国93年立法94年公布)(2004年立法2005年公布)第七次修宪条文

第一条 (人民行使直接民权):

中华民国自由地区选举人于立法院提出宪法修正案、领土变更案,经公告半年,应于三个月内投票复决,不适用宪法第四条、第一百七十四条之规定。

第四条 (立法委员)

中华民国领土,依其固有疆域,非经全体立法委员四分之一之提议,全体立法委员四分之三之出席,及出席委员四分之三之决议,提出领土变更案,并于公告半年后,经中华民国自由地区选举人投票复决,有效同意票过选举人总额之半数,不得变更之。

第十二条 (宪法修正案之提出)

宪法之修改,须经立法院立法委员四分之一之提议,四分之三之出席,及出席委员四分之三之决议,提出宪法修正案,并于公告半年后,经中华民国自由地区选举人投票复决,有效同意票过选举人总额之半数,即通过之,不适用宪法第一百七十四条之规定。

学者许介鳞在著作《台湾史记》中讽刺台独:“(台湾)独立建国论者,每每以美国之独立建国为典范,殊不知美国之独立建国代价何其高也。盖白人于美洲开拓新天地,如其电影、小说传诵,先屠杀并驱赶原住民印地安人,再从非洲捕捉黑人为奴隶役使。换言之,白人舍弃欧洲旧大陆,于美洲新大陆进行惨无人道之‘种族大换血’,此为独立建国之基本条件也;其后,不论拉丁美洲、非洲、亚洲,进行独立建国者,孰能仿美国耶?自十九世纪以降至今日,从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独立建国者,不受列强操控而沦为附庸者几希?”[85]

2006年5月,台独人士指出,台独不是两岸战争的根源,中共侵略的野心才是两岸战争的根源[86],“统一在战争上的风险很可能高于独立”,因为像过去的国共内战、八二三炮战就是两边想统一才发生的,所以要避免战争,拥有先进武器才是重点。如果台湾武力够强大,中共会因为得不偿失而不愿对台开战;如果台湾军力不足,则必须期待美国立即出兵协防;而如果台湾直接投降中共,战争风险也很大,因为一样会被当作大国之间的战争前线,若解放军不能保护台湾,将饱受美军战火炮击。

2007年6月10日,台湾促进和平文教基金会举行记者会提出“和平独立”与“民主统一”的两岸和平政策主张,该会执行长简锡堦说,台湾的统独议题一直都被泛蓝与泛绿联合垄断发言,独派要“民主独立”,统派要“和平统一”;但独派没有说明台独可能带来的战争疑虑,统派无法在两岸民主进程中作出解释,蓝绿就陷在虚无的统独意识形态中;因此,他们提出“和平独立”与“民主统一”的两岸和平主张,盼走出蓝绿思维[87]。

2008年10月1日,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陈信行说,台独人士希望依靠美国武力对抗中国,“几乎是完全继承蒋家政权的冷战位置……这种‘独立’,当然仅仅是把半世纪以来台湾的附庸地位换个名称而已”[88]。2009年11月8日,台独人士兼美国律师江建祥说,“看美国人脸色的‘建国程序’,这能够做吗?不能做”[89]。2016年6月23日,台独人士廖清山说,美国在军事和经济方面老想从台湾获得利益,美国对待盟邦的态度有如太上皇,台独难保不会被美国人暗中下手推翻[90]。

2013年5月4日,民进党前台中县县长廖永来说,搞政治不能只谈理想,更要考量现实、甚至是背后的拳头;台湾人口有6、7成是中产阶级,这些人要的是维持现状的安定生活而不是动乱;台独基本教义派还停留在街头抗争的激烈手段,这会吓跑一大堆人;而且台独人士不会创造新议题或新史观以开拓新路线、争取更多支持者,只会搞些肤浅的动作,有如义和团,令人遗憾,最终会成泡影[91]。

2016年5月8日,工人国际委员会台湾表示,如果没有提出一个反对所有帝国主义压迫的社会主义纲领,台湾国族主义情绪终将被台湾资产阶级和美国帝国主义操弄,作为他们开拓新市场和推动台湾军事化的工具[92]。

2017年4月22日,民进党前立法委员陈昭南说,他在美国曾与台湾独立建国联盟某位大老激辩“民主”与“台湾独立”孰重孰轻,他问大老“如果国民党宣布台湾独立,但其独裁法西斯体制毫无改变,你支持或反对”,大老毫不思索即回答“当然继续反对”,他立即闭嘴,“其实,原来结论就是:台独只是手段,民主才是目标”;不民主的台湾,即使已经是主权独立的国家,也绝非他所愿。他说,台湾标举台独旗帜,只会刺激13亿中国人的民族主义凝聚力而产生团结效果;台湾以“民主”为两岸谈判筹码,必能呼唤出中国人民对民主的期待与追求,也必能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与支持,这才对台湾最有利[93]。

中华人民共和国

编辑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基于“一个中国”原则,认为“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代表”,对“台独”主张一直持坚决反对立场,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为基本方针,同时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领土变更及宪法之投票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投票决定。该宪法1978年版序言,提及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版序言则表示“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2005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当天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签署并立即实施。该法律的主要内容是鼓励两岸继续交流合作,但同时也首次明确提出了在三种情况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保留使用非和平方式达到国家统一。该法第八条规定:“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依照前款规定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和组织实施,并及时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意即,如果台湾“独立”,或发生将引发更改两岸现状的重大事件,中国大陆将不得不采取武力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94][95]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11条亦规定:“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和分割。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是包括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术语中,任何将台湾视为或建立为独立国家的主张都可称为台独。中华人民共和国认为台湾为其领土,主张中国统一,将台湾置于其控制下。在这种思维下,认为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国家,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社会并立,称为两个中国;认为台湾是主权国家,不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称为一中一台。上述这两种论述,均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认定为“台独”而予以反对。他们反对台独的主要理由有:

损害中国的国家主权、尊严和领土完整,动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国内外其他分裂势力或将群起效尤,即骨牌效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目前较为安全稳定的政治局面造成破坏。

若以任何方式台独成功,结束中国国家分裂之状态(即类似东西德,朝韩之国家分裂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或产生民族主义事件,政府公信力及国家稳定将受影响。

中国大陆民众总体上赞同北京政府对于台湾问题的立场和主张[来源请求],即认为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认为两岸同属中华民族。2010年起,“武力统一(或称解放台湾)”的舆论在网络环境上逐渐抬头[96]。

201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杨毅表示,因两岸迟早会统一,美国卖给台湾的武器都会变成解放军所有[97]。

2018年5月19日,中国大陆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旗下的海峡卫视在《今日海峡》节目中公布自制的13张台独分子扑克牌,包括前总统李登辉;时任总统蔡英文;时任行政院院长赖清德;民进党人吕秀莲、苏贞昌、游锡堃;独派精神领袖的林义雄、史明;亲民进党电视台民间全民电视公司(民视)董事长郭倍宏;台湾望族辜家的辜宽敏;被视为“激进派台独”,多次与警方发生冲突的蔡丁贵和现任时代力量立法委员黄国昌。[98][99]。

2019年1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时,重申坚决反对“台独”分裂的严正立场[100]。20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坚决反对台独”被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101]

2024年6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02]2021年11月5日,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将苏贞昌、游锡堃和吴钊燮列入“台独”顽固分子清单,禁止本人及家属进入中国大陆和香港、澳门,限制其关联机构与中国大陆有关组织、个人进行合作,禁绝其关联企业和金主在中国大陆谋利等[103]。此后,再陆续认定若干“台独”顽固分子及关联机构。

美国

编辑

反台独人士手持中华民国国旗,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李登辉访美时下榻的宾馆前抗议(摄于2005年10月20日)

美国自1979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而与中华民国断交以来,一贯实行“一个中国”政策,以1970年代中美三个联合公报、1979年国会制定的《台湾关系法》及1982年雷根政府所作的六项保证为对台外交指导方针。美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中国,并在八一七公报认知到其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但没有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台湾拥有主权[104]。

美国政府倾向台北当局与北京当局以和平方式化解歧见,同时也不接受任何“片面改变现状”之举[105]。美国不支持以单方行动来改变现状的政治行动,不支持非和平手段解决台湾问题[注 1],美国支持台湾保持自由民主的体制,但不支持台湾单方面推动建立以台湾为国号的台湾独立运动。

美国不支持的台独形式,为台湾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在可能引起台海战争的前提下,宣告成为独立国家。但美国支持台湾保持现有地位,保持自由民主体制,在和平状况下,解决两岸问题[107][108][109]。

2001年4月,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宣布美国协防台湾,同时,他仍坚持美国政府的一个中国原则,不支持台湾宣布独立。2007年,前美国国务卿幕僚长维尔克森在谈及护台问题时认为:美国武力保护台湾是不对的行为,而台湾宣布独立就等于自杀,因为中共已经说得清楚,那意味着战争,美国利益是不可能会为台湾跟核武器国家发生大规模战争,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曾说过:“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永远不会因为台湾去打仗。”尽管希拉里的发言人莱尼斯后来纠正说,希拉里支持的是“模棱两可”。[110]

美国国会在研究两岸关系的“一个中国政策”报告书中(日期:2007年7月9日)阐述美国的立场,并总结了五点:

在1972年、1979年和1982年三个美中联合公报中,美国没有明确说明台湾的主权地位。

美国“认知”两岸“一个中国”的立场。

美国“没有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台湾的主权。

美国“没有承认”台湾为主权国家。

美国的政策认为“台湾地位未定”。

这些内容在2013年美国国会研究报告中保持不变。[111]

2012年2月,新华社报导: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美方拒绝任何‘台独’主张”,跟以往美方惯用“不支持‘台独’”字眼,鲜少使用了“拒绝任何” [112][113]。但民进党发言人林俊宪表示,经他们查过各国际媒体报导及白宫网站都没发现美方有这方面谈话,他对于新华社这段报导的真实性有所保留,可能是他们自己片面“加注”。[114]而陆委会官员也表示,目前尚未接获美方对此会面的完整简报,而且在美国白宫发布的讯息中也不见奥巴马有此表述。[115]

2016年5月13日,美国国防部公布《2016年中国军力报告》,[116]重申美国维持基于美中三个联合公报和《台湾关系法》的一个中国政策,支持在两岸人民能接受的方式、范围和步骤之下和平解决两岸议题,“反对台海任何一方片面改变现状,也不支持台湾独立”;这是继2007年陈水扁力推入联公投等举动后,美国再次重申“不支持台湾独立”[117]。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当年年终记者会上表示:“或许‘维持现状’并无法满足所有涉事者,但这的确保住了和平,也允许让台湾更成功,包括在经济上,而台湾人也享有高度自治。”。[118]

2018年,美国国会制定《台湾旅行法》,要求美台双方保持足够的高层官员交流。

2019年2月13日,因应公投法松绑后,喜乐岛联盟酝酿推动独立公投,美国在台协会发言人孟雨荷表达美方对于两岸任何一方不应企图片面改变现状的立场,明确表态不支持台湾独立公投。[119]

美国国家情报总监海恩斯在2021年4月29日向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作证时表示:台湾民众看到香港的反修例运动被镇压后,一国两制下的香港社会的管控日益收紧,让他们的台独立场更加坚定[120][121]。

2024年1月,美国总统拜登被问及对赖清德确认当选美国将会做如何反应时称“美国政府不支持台湾独立”[122]。

2025年2月,美国国务院更新官网上的“台美关系”内容,删除了长年来的“不支持台独”表述,并新增期待两岸分歧能以“不受胁迫、两岸人民都能接受的方式”解决[123]。

民调

编辑

台独运动的游行车队

在1990年代修宪与总统直选后,支持台湾独立的比例缓步微升、且通常稳定地高于支持统一的比例,但均低于支持维持现状的比例。

民主进步党于2012年3月29日公布针对全国20岁以上具投票权公民所做的民意调查(依内政部2012年1月份人口统计资料,具95%信心水准,抽样误差约为±2.73%),结果显示:[124][125][126]

60%的受访者不接受两岸关系是“一国两区”的说法

62%的受访者认为一国两区的主张会矮化国家主权

67.3%的受访者不同意胡锦涛有关“两岸虽然还没有统一,但中国领土和主权没有分裂,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没有改变”的说法

78%受访者认为台湾与中国大陆“不是”同一个国家

81.2%的受访者同意民进党《台湾前途决议文》中“台湾是一主权独立国家,任何有关独立现状的更动,必须经由台湾全体住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决定”的政策。

而在2013年10月30日TVBS公布的统独立场民调显示:[127]

应维持现状:64%

倾向独立:24%

倾向统一:7%;

若进一步询问民众,两岸关系只能有一种选择时,

希望台湾独立:71%(达历次调查新高)

倾向统一:18%

国外常使用民进党支持率来等同支持台独的数据,但支持民进党未必等于支持台独。况且民进党因为政治、社会、经济、法理以及民意等诸多因素,以及党内部分人士的观念转变,加上为免刺激中国大陆,已较少积极宣传台独的主张,对此以“台湾已经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来解释。另一方面,七成至八成的人民支持广义维持现状。

民意调查本身常出现因样本母体的取样问题,造成在同一时期由不同立场的单位所进行之调查,呈现出结果相异的状况,亦即所谓“机构效应”。例如2006年:

2月10日马英九引用中国时报的民意调查结果:

维持现状:57%

独立:16%

统一:17%

2月16日自由时报所进行之民意调查:[128]

维持现状:38.2%

独立:35.4%

统一:11.8%

不知道:14.6%

但换作“只能从独立与统一两者间选择”时:

独立:49.3%

统一:26.1%

不知道:24.6%

即使是由具有官方色彩的机构所进行之调查,结果也会因当下的社会气氛及其他种种因素而可见不同程度的波动。

2007年8月,行政院大陆委员会的调查结果:[129]

支持尽快独立:10.3%

暂时维现状以后走向独立:16.5%

永远维持现状:17.9%

暂维现状以后看情形再决定独立或统一:34.9%

暂维现状以后走向统一:12.2%

尽快统一:2.2%

其它/无意见/不知道/拒答:6.0%。

2010年12月,行政院大陆委员会所作的民意调查,高达87.3%的台湾民众认为应该维持现状(广义),同时有91.8%的民众在短期或长期均未表明倾向统一(广义):[130]

尽快宣布独立:6.4%

维持现状,以后走向独立:17.6%

永远维持现状:28.4%

维持现状,看情形再决定独立或统一:34.2%

维持现状,以后走向统一:7.1%

尽快统一:1.2%

不知道/无意见:5.2%。

故一般而言,广义维持现状仍是台湾人民在解除戒严后基本且稳定的民意趋向。基本上不管泛蓝(国民党与亲民党)或泛绿支持者(民进党与台联)的想法都趋于台湾(或中华民国)的前途(独立或统一与否)应交由台湾两千三百万人民决定(参见陈水扁的废统言论以及马英九的尊重人民的台独选项)。

根据2006年2月12日国策研究院文教基金会“国内民众对废除国统纲领之看法”民意调查显示:

51%受访者不主张台湾最后一定必须与中国统一

78%受访者认为台湾前途应该由台湾人民自行决定

“台湾前途应由台湾人民自行决定”的支持度至少接近八成;[131]但支持台湾前途由台湾人自决的人,很明显包括支持统一者和继续维持现状者,而他们支持统一的前提是经由台湾人民同意、并以两个国家或对等政治实体谈判的形式统一,而非只应中国大陆要求就必须统一或所谓一国两制的“投降式统一”。持有此类看法的人士在极端中国民族主义人士眼中也被归类为“台独”支持者。

根据2010年中华民国国防部所进行的国防政策民调显示,一旦国家遭受威胁和外来军事冲突时,有76.5%的国人(非军人)愿意为了保卫国家而上战场[132];2011年《天下杂志》针对国民中学以及高中学生进行的调查当中,不愿上战场的比例为44.3%。[133]

2014年12月,国立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公布民调显示,台湾民众倾向台湾独立的比例达到23.9%,是1994年以来的新高纪录。在此次调查中,民众认为先维持现状再决定的比例达到34.3%,支持永远维持现状的人占25.2%。政大选研中心主任陈陆辉认为,支持永远维持现状的比例从2008年以来持续成长,代表马英九总统“不统、不独、不武”的政策,赢得人民的支持。

2016年5月16日,政大选研中心特聘研究员陈陆辉与杜克大学政治系教授牛铭实在《联合报》公布由政大选研中心与杜克大学共同执行的“台湾民意与国家安全”问卷调查历年结果。先以“大陆攻台因素是否影响支持台独”区分为“铁杆台独”和“条件台独”。发现在“铁杆台独”的民众中,有四成七认为即使台湾宣布独立,中国大陆也不会攻打台湾;如果中国大陆攻打台湾,有七成认为美国会出兵帮助台湾,七成三认为大多数的台湾民众会抵抗。至于“条件台独”者,有两成八认为即使台湾宣布独立,中国大陆不会攻打台湾;如果中国大陆攻打台湾,有六成二认为美国会出兵援助,认为台湾民众会抵抗的有六成三;对于自身在开战后的选择,铁杆台独者中有两成六表示顺其自然、两成六表示要从军抵抗、一成四表示要出国逃避,也有接近两成二没有表示具体意见。条件台独者中,有接近三成三表示顺其自然、两成三表示要出国或逃避,另有约两成没有表示具体意见。至于那些不支持台独或不表态的民众,多数认为,如果台湾宣布独立,中国大陆会攻打台湾,美国不会帮忙,台湾人民也不会英勇抵抗。[134]

2020年7月,政治大学民调中心调查“台湾民众统独立场趋势分布”[135]。

“尽快独立”占7.4%

“偏向独立”占27.7%,为历年最高

“永远维持现状”占23.6%

“维持现状再决定”的民众比例持续下降至28.7%

“尽快统一”占0.7%创下新低

2021年10月,联合报年度两岸关系年度大调查显示:[136]

“尽快独立”占18%

“维持现况再独立”占16%

“永远维持现状”占51%

“维持现状再统一”占6%

“尽快统一”占4%

“无意见”占3%

2022年8月,台湾民意基金会《佩洛西访台、中国军演与台湾民意报告》(2022年8月16日)显示:[137]

“坚持台湾独立”占27.3%

“赞成但不坚持台湾独立”占22.8%

“维持现状但偏台湾独立”占11.3%

“永远维持现状”占8.4%

“维持现状但偏两岸统一”占6.0%

“赞成但不坚持两岸统一”占9.4%

“坚持两岸统一”占2.4%

Copyright © 2022 世界杯预选赛欧洲区_世界杯在哪个国家举行 - kd8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