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熟悉的门神还有岳飞与韩世忠、关羽和周仓等等。到了明清时期,门神已经发展到十分繁荣的阶段,全国各地供奉的门神各有不同,比如河南有供奉赵云和马超的;河北有供奉马超跟马岱的;冀西北:薛仁贵和盖苏;陕西:孙膑、庞涓,还有供奉黄三太和杨香武的;汉中一带:孟良、焦赞;此外还有关羽和关平、徐延昭与杨波、裴元庆和李元霸、岳云和狄雷、何元庆与陆文龙、赵匡胤和杨衮、胡大海与常遇春等等组合,还有白起、李牧,扶苏、蒙恬等人。
总结起来可以分成这么几大类:驱邪类:代表人物就是神荼郁垒神荼郁垒。祈福类:多以福、禄、寿三星神像贴于门上,也有赐福天官、刘海戏金蟾,招财童子小财神等,不是为把守门户,而是为祈福求财。宗教类:多为道教中的神灵,比如捉鬼的钟馗、《封神演义》里的哼哈二将——郑伦、陈奇,还有天师、赵公明等。
武将类:这类门神最多(上面说了不少了),通常贴在临街的大门上,手持兵器,十分威武,为了镇住灾星、恶魔从大门而入。文官类:我国文官类的门神并不多,大都是清正廉明的一代名臣,最著名的莫过于包公、海瑞、魏徵(zhēng)和文天祥;百姓敬仰他们,认为他们一身正气,能驱除恶鬼、镇压邪气。所以文官类和武将类门神,实际也可以算入驱邪类。
不管是神话人物、还是文官武将,既然被奉为门神,必然是备受人们推崇的,所以民间对于贴门神活动也是十分重视的,拿老北京来说,就有贴门神的的规矩:什么时候贴,什么时候揭,哪位门神贴在哪里,谁在左谁在右,位置都是不能随意变动的。一般过了腊月二十三才能贴门神,第一因为二十三祭灶,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去了,家里更需要神灵庇佑;第二,二十四要扫房,不能在大扫除之前贴,因为怕尘土弄脏了神像,对神灵不敬;因此腊月二十四扫完房就可以贴门神了。
我们总说门户门户的,那么什么叫门、什么叫户呢?其实早在甲骨文中就对门和户做了区别:单扇儿的为“户”,双扇的才叫“门”,所以在双开的门上才能贴成对的门神。但是两位门神的身份地位有所区别,所以贴的时候讲究位置。按照过去的说法:如贴错了,叫“反贴门神”,那样的话会一年中诸事不顺,左右为难:比如文门神和武门神,武门神一般贴临街的大门上,北方地区大都是坐北朝南的院子,大门一般朝南开,那么就是东边为上,西边为下;如果大门不朝南,就是面朝门外的方向,左为上,右为下;
好比贴神荼、郁垒,那就是左为神荼,右贴郁垒;要是秦琼、敬德,秦琼在左,尉迟恭在右;还有就是岳飞要贴左边、韩世忠贴右边,左边关羽、右边张飞(或周仓、关平),哼哈二将是左边郑伦、右边陈奇......。文门神一般是贴在正堂屋及厢房门上的,厢房单扇门较多,所以只能贴一个,多为天官赐福、刘海戏金蟾等。如果贴钟馗呢,您会发现两个都是他,不过姿势一般会不一样,那就是宝剑拿得低的在左,宝剑高举过头的在右,单扇门的就贴一张、贴于门芯,另外多说一句:由于古人认为五月初五为恶月恶日,所以端午节也要贴门神,主角儿就是钟馗。
那么门神的神像什么时候往下揭呢?一说是过了正月初五,因为破五儿破五儿的嘛,很多禁忌就都破了,而且破五儿迎财神,所以初五一过、财神回来了、灶王爷也回来了,门神爷就可以下班了。不过更多的人是正月十五以后往下揭门神,因为刚才说了,贴门神起源于古代的祀门之礼,然而老北京的祭门仪式并为丢失,正是在正月十五举行,所以元宵节一过,就可以送门神了。
由此可见,现在很多人贴了门神就不揭了,直到第二年春节才换新的,这是不对的。从另一个角度讲:纸质的神像暴露于户外,很快就会掉色、破损,再经过夏秋的风吹雨淋,等到来年春节时恐怕早已破碎不堪,甚至所剩无几了。按照老年间的说法,这也是对神仙的不敬。因此、老北京人最迟也会在正月十五过后,就要送门神,通常是揭下来用火烧掉,跟送灶王爷是一样的。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